一、举出古诗名句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蕴含的理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u,四声,意思是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这首诗本来是朱熹表达生活给作者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才使得书法作品更加清秀隽永;现在也可以引申为,只有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才能保持自己精神的丰富与生机。
二、与自然理趣有关的古诗整首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三、陶渊明幽兰这首诗后半部分赏析其中的 理趣
本诗用兰花来比喻人的高贵品格,君子应该如兰花一样保持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为黑暗污垢所染的高尚品德。 此诗后半亦纯是说理,然亦不入“理障”,而有“理趣”。陶渊明讲的是应当急流勇退,脱离黑暗官场,隐居田园的道理。它使前四句形象描写的寓意更加鲜明,并且深化了。所以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称赞这首诗是“真理真诗”,“说理诗必如此,乃不愧作者”。
四、山行这一首诗包含了怎样的理趣?
山行
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指生成,滋生的含意引申为缭绕.
晚的含意是晚景.这里指的是枫林晚景
红于意思是胜过二月盛开的红花.红如则是红的好象二月盛开的红花.
用红于更贴切地说明霜叶之红的程度.
这是一首千古传颂的诗篇,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美丽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古诗中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这些综合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前三句诗都是为第四句而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一片深秋的红叶林具体展开了。使我们可以陪诗人一起,欣赏夕阳晚辉,枫林尽染,那难得的透红啊!难能可贵的是,杜牧通过这“红”,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使这自然的景象,呈现出热烈而生机勃勃的特殊意味。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