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古诗《城南》第三四两句的意思

263 2024-07-10 09:30 admin

一、古诗《城南》第三四两句的意思

北宋

作者:【北宋】曾巩

《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解释:春雨迅猛,池塘水将漫过堤岸,远处群山高高低低,东西两旁山路崎岖。桃花李花灿烂开放后已残蕊凋零,只剩下眼前芳草萋萋一片青绿。.

另一首<城南>,作者:胡宿

昨夜轻阴结夕霏,城南十里有香泥。

初闻山鸟惊新哢,遥见林花识旧蹊。

荡桨远从芳草渡,垫巾还傍绿杨堤。

罗敷正苦桑蚕事,惆怅南来五马蹄。

不知楼主问的哪一首?

二、古诗阅读理解 求高手

1、开头两句点明离别之意。一共6个字,便奠定全词的格调。“羞泪下,捻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三句,接连以三个动作,极为委婉细腻地刻划出女主人公悲痛欲绝的心理活动。

2、这四句紧承上句,设想因相思而成病,成病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怀,以及各种烦恼,要求远方的行人(他),寻个方便将些情感活动寄送给她。把女子对情人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8分)蝶恋花 别范南伯 [宋]杨炎正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 ①

小题1: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2分)以绵绵春雨和滔滔江水比喻离愁之深远。写弱柳留船,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挚感情。(2分)

小题1:运用虚写手法,设想别后友人思我、回望却有无数乱山遮隔的情景。(2分)表面写友人思我,实际也暗含我思友人。(1分)把双方离别之恨和思念之情写得丰厚而绵长。

这里是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就是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1)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以绵绵春雨和滔滔江水比喻离愁之深远。写弱柳留船,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挚感情。(2)此处运用虚写手法,设想别后友人思我、回望却有无数乱山遮隔的情景。表面写友人思我,实际也暗含我思友人。把双方离别之恨和思念之情写得丰厚而绵长。

四、谁能帮我设计语文古诗演讲,高中水平。

实话说80分太少了。。我大致给你说说方向,你找点感觉,分到随意。

分析一首诗,从情,理,意,三个角度。

准备工作:了解作者其人,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这个你可以百度百科上搜到,不重复了。

朗读:明白这首诗的大意后,注意断句和停顿。还有你可以用你的家乡话诵读,注意感情和语调,效果很好。

解析:先讲解大意,然后那些字用的好,比如潺潺,瑟瑟,并且起到什么作用。

然后从起承转合的角度分析全诗,最后着重分析最后2句,他怎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趣。

这些百度百科一搜就搞定了。

改写挺好写的,你先把诗歌意译,然后加上修饰,添加点景物描写就OK了。

音乐:选择空幽的古筝曲为好,很久没听了,记不得了,你试试广陵散还有出水莲这2个,我忘记了,好像是出水莲。实在不行就找仙剑奇侠传游戏的配乐。

图片。必须是中国风的,暮色,草径,野村。这个我无能为力。

演讲准备,把图片和你要解析的东西做成PPT,写好改写的手稿。

流程:先放音乐,打开PPT,全场安静,酝酿气氛,开始诵读。然后解析,最后诵读改写的散文。

音乐记得调成重复播放。

差不多了,有问题继续。

五、有关流水的古诗及其它代表的意象

1、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 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2、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3、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4、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5、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6、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10634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