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送柴侍御的译文,上课要用,急!!!!!!!!!!!!!!!

105 2025-03-07 20:06 admin

一、送柴侍御的译文,上课要用,急!!!!!!!!!!!!!!!

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流水和波浪感觉不到离别的滋味,仍不知疲倦地在武冈流淌,马上就要离开你了,在着送别之际,我却不觉得悲伤。同在一条江边,风雨共进,明月哪里知道我们身处两地?仍然照耀着我们的前方。

二、四首古诗解释

1、山中留客

春光明媚,山岚万物都在各自呈现着自己的佳妙之处,是多么的美好,所以(客人啊)请不要因为天色微阴便要打算回归。要知道,即便是晴明的天气里毫无雨意,走进云雾深处,那水气也依然会沾湿你身上的衣服。

2、宣城见杜鹃花

在四川曾听到过杜鹃鸟声声悲啼,

到宣城又看见了杜鹃花点点猩红,

杜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我听得肝肠寸断,

在三月的春天,我回忆起我的故乡——三巴。

3、蜀中九日

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

4、送柴侍御

河水连接着你要去的武冈,

送行时,感觉不到离别的忧伤。

一路上的青山一路上的风雨,又同顶一轮明月,

怎能将你我分在两个地方呢?

三、古诗鉴赏:雨晴 王驾

作品译文

下雨之前鲜花初开可以看到花蕊,下雨之后绿叶中间再也不见鲜花。蜜蜂蝴蝶就纷纷飞到墙的那边去了,我真怀疑春色在隔壁人家的院子里。[2]

作品鉴赏

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春色,被这一场春雨给扫了兴。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非常扫兴而生感触的。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像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纷纷飞过院墙而去。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显得更加冷落,诗人的心更加怅惘。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诗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实感。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十分调皮、非常会捉弄人的。 “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令人顿时耳目一新。这一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点铁成金的作用,经它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古人谓“诗贵活句”(吴乔《围炉诗话》),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1]

注释

蕊:花朵开放后中间露出的柱头花丝等,分雌蕊、雄蕊。

作者简介

王驾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公元890年(唐昭宗大顺元年)进士及第,官至礼部员外郎。《全唐诗》存其诗六首。有文集六卷。

四、阅读诗歌,完成10、11题。(6分)【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小题1:暮春    哀伤 凄凉  

小题2:【甲】原本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将自己的深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深切同情。【乙】你我和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一洗送别诗“黯然销魂”的低沉情调,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志。

小题1:

试题分析:从“杨花落尽”可以看出季节是暮春。从“子规啼”可以看出“哀伤”的气氛。

小题2:

试题分析:“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心情的变化,所描写的同一种景物,所包含的“喜怒哀乐”也不尽相同。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18687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