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家和万事兴”的下一句是什么?

98 2025-04-27 21:53 admin

一、“家和万事兴”的下一句是什么?

“家和万事兴”的下一句有很多,以下是我列举其中的一部分:

①人勤百业旺

② 爱满百年好

③人勤财源进

④客水千山醉

⑤客水一生闲

⑥ 子道千年情

关于“家和万事兴”的语段

1. 将相和、国富强,家人和、业必兴。夫妻协力山成玉,婆媳同心土变金。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老爱小、少敬老,和睦堂里富寿广,和气家中人为贵,和为富也。

2、家和万事兴:将相和;国富强;家人和;业必兴;夫妻协力山成玉;婆媳同心土变金;妻贤夫祸少;夫正妻心顺;老爱小;少敬老;和睦堂里福寿广;和气家中人为贵;和气福也。

3、将相和、国富强,家人和、业必兴。夫妻协力山成玉,婆媳同心土变金。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老爱小、少敬老,和睦堂里福寿广,和气家中人夸孔。子云:和为贵,和为富也。

二、端午节插艾叶的由来

在端午节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扩展资料:

一、习俗原因:

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杀虫防治病虫害的农药。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故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

其实,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两草的香气。中国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鬼”。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二、端午节的传承:

自民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移风易俗,端午节许多旧的所谓“迷信风俗”已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遗忘了,但端午节仍是民间深受欢迎的传统节日,粽子是不可缺少的佳节食品。 

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规定农历端午当日放假1天。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悬艾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端午节

三、描写香囊的句子 急急急!!!

1、《满庭芳·山抹微云》宋代:秦观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译文: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2、《定情诗》 魏晋 繁钦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译文:用什么表达我的真诚呢?戴在我耳上的一对明珠。用什么表达我的挚诚呢?系在我肘后的香囊。

3、《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宋代 张孝祥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译文: 回顾历史,这一年是三国的周瑜和东晋的萧燮。当时,小乔刚刚结婚,紫色的胶囊还没有被烧毁,他的不朽成就已经确立。

4、《蕙香囊》 宋代 欧阳修

身作琵琶,调全宫羽,佳人自然用意。

译文:用心弹奏琵琶,调试琵琶的全部音准,优美自然地用心弹奏。

5、《木兰花慢 感香囊悼双文》 元代 白朴

览香囊无语,谩流泪、湿红纱。记恋恋成欢,匆匆解佩,不忍忘他。

译文:看着腰间的香包不知说什么,只能默默流泪湿衣纱。想起恋爱的快乐时光,我赶紧把香袋拿了下来。我不忍看它,以免感伤。

四、形容一家三口幸福的成语

形容一家三口幸福的成语有:天伦之乐、相亲相爱、骨肉至亲、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一、天伦之乐 [ tiān lún zhī lè ]

1、释义: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2、出处: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二、相亲相爱 [ xiāng qīn xiāng ài ]

1、释义: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2、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拜谒忠灵》:“与严家大相自幼往往来来,嘻嘻哈哈,同眠同坐,相亲相爱,就是一个人相交,不放下怀。”

译:与严家大相从小来往,一同玩耍,一同睡觉,感情深厚,就是有其中一个人与他人相交,也会不能释怀。

三、骨肉至亲 [ gǔ ròu zhì qīn ]

1、释义: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2、出处:《三国志·魏书·鲜卑传》:“不如还我,我与汝是骨肉至亲,岂与仇等。”

译:不如归还于我,我和你是最亲密的亲人,怎么会与你有仇呢。

四、欢聚一堂 [ huān jù yī táng ]

1、释义: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2、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百二十回:“如今众位仁兄贤弟欢聚一堂,把往日的豪强自雄,侮慢英贤,不觉的可耻又可笑了。”

五、其乐融融 [ qí lè róng róng ]

1、释义:融融,形容和乐自得的心情。其乐融融,形容快乐和谐的景象。

2、出处:《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译:然后公作诗:”大隧之中相见啊, 多么和乐相得啊!“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天伦之乐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相亲相爱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骨肉至亲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欢聚一堂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其乐融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19531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