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两首唐诗宋词,并带有详细的赏析和注释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① ,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 ② 何处教。 【注释】 ①迢迢:形容遥远。 ②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简析】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取乐呢?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 ① ,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② 。 【注释】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评析】 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 层层扣紧主题。 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近看,“寻”到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①。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②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①将息:休养。 ②者次第:这许多情况。 【简析】 这首词层次清晰,语意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既控诉了金朝统治者发动掠夺战争造成的灾难。又对南宋五朝的偏安政策有所遣责,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雨霖铃 ①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② 初歇。都门帐饮 ③ 无绪, 留恋处, ④ 兰舟摧发。 ⑤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 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 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⑨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⑩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 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 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 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 “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 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 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 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 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 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 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 想别后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 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今宵酒醒何处”,遥接 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 “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 ,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 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 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 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不尽愁思。 经典之作
二、关于古诗鉴赏
首先是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1.分析意境型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等等)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技巧型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 (3)此种手法有效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分析语言特色型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炼字型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一词领全诗型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我觉得你有了这些答题技巧,不管是什么作者的什么诗都可以做好了 意象:春草无涯(友情),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凄凉),蝉鸣(高洁),梅兰竹菊(君子),梅花(高洁),莲(出淤泥而不染) 基本就是这些了,以上是多年心得,网上没有,多加点分哦
三、辛弃疾古诗《读书》,帮忙赏析一下。(要具体翻译,诗句赏析)谢谢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人一生的“是非”、“得失”为立人之本,然而大都是非难辨,得失不明。
心中郁闷,于是仔细评读平时无用的卷册书籍。
研读之后,仔细分析品味:古人可笑之处不正是今人可笑之处。
笑得过火了,站起来揉肚子,到长廊下散散步,消遣消遣、回味回味。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