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塞下曲的全文和意思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诗文解释】
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
二、卢纶的塞下曲其一的大致意思
意思: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相关介绍: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的组诗作品。这六首诗通过写将军发令出征、夜巡射虎、雪夜慑敌、奏凯庆功、宴舞狩猎等场面,表现了边塞真实生动的军旅生活与将士们英勇无畏的性格情怀。
原文: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卢纶早年多次应举不第,后经元载、王缙等举荐才谋的官职。朱泚之乱过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提拔卢纶为元帅府判官。这是卢纶边塞生活的开始。在军营中,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在这种背景下创作了这组边塞诗。
组诗第一首,歌咏边塞景物,描写将军发号时的壮观场面。前两句用严整的对仗,精心刻划出将军威猛而又矫健的形象。“鹫翎金仆姑”,是写将军的佩箭。“金仆姑”,箭名,箭用金做成,可见其坚锐。
并且用一种大型猛禽“鹫” 的羽毛来做箭羽,既美观好看,发射起来又迅疾有力,威力无穷。“燕尾绣蝥弧”,是写将军手执的旗帜。“绣蝥弧”,一种军中用作指挥的旗帜这种像燕子尾巴形状的指挥旗,是绣制而成的,在将军手中显得十分精美。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塞下曲
三、塞下曲六首其一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注释:
天山:指祁连山。
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
金鼓:指锣,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
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所以可以得出李白在写这首诗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
1、边疆战士生活艰苦,只有寒冷的环境陪伴着他们。
2、《折杨柳》一般指思念家乡或思念亲友。所以颔联表达了战士们不仅环境艰苦,同时也思念家乡。
3、战事不断,没有办法松懈自己的神经。
4、楼兰:曾在汉朝时作为背叛汉朝投奔匈奴的国家,最终楼兰国的国王被用计杀死。所以尾联表达了一种即便如此,战士们依然能够以自己勇猛的力量保卫国家。
四、李白塞下曲其一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边塞将士的辛苦和他们希望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的敬仰。
五、《塞下曲其一》作者?古诗?
塞下曲·其一
作者: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其一】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