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汉语中“料”有什么解释
在 料知短兵不敢接 一句中的料有意料的意思。
二、中国历史上人神分离的时代是?
所有被殷人祭祀的神,诸如祖先神、族神、先公神、巫先、天神、上帝六 大类,原先都是固 有的族神,只是在殷民的祭祀中被分类地组合起来了。上帝作为对殷王的命令统治人间,依 靠其对天候的支配,也成为统治自然界的至高无上的神。殷人诸神最终都由上帝统治,而所 有祭祀的观念,都汇集于以上帝为中心的祈年祭中赤冢忠《中国古代的宗教与文化 ——殷王朝的祭礼》,日本角川书店1977年。
这说明商人的上帝虽然是作为商代自然界、人世间的至上主宰,但其神格却是由族神转化过 来。由此可见,商人至上神的观念很有可能是由祖先神脱胎而来。张光直先生经过更细密的 分析后说:商朝的上帝又有若干值得特别注意的特征。其一,上帝在商人观念中没有 一定的居所。其二 ,上帝不受人间直接的供奉。其三,上帝与子姓远祖之间的关系有些纠缠不清,有几位远祖 是神,甚至于上帝的化身,而且所有的远祖都可以很容易的宾见上帝或其他的神张 光直《中国青铜时代》
这种天、祖不分的观念形态使得商朝极少有独立的至上神祭祀,即使有,在整个祭祀体系中 也占微不足道的地位。 时至周朝,上帝的观念有了很大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天、祖观念的分离。周人的祖先世界不 再是混融的一团,他们把上帝与神界放到了一个新的范畴,即“天”里去,而把人王当作天 子,不复把上帝与祖先合二为一。在西周的文献材料中,处处可以看到人们对至上神的敬畏 之情。《诗经·周颂·思文》云: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 C02C 民, 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尚书·泰誓》载周武王云:
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予小子夙夜祗惧,受命文考 ,类于上帝,宜于 冢士。以尔有众, 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所欲 ,天必从之。尔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时哉弗可失。
《大盂鼎》铭文也云:
显文王,受有大令。
周朝最显赫的几位帝王,都是受上帝之命而行事的,显然,上帝具有绝对高于他们的地位。 因此,从西周开始,出现了以祭祀至上神为主的宗教仪式,这就是 和郊。虽说《国语·鲁 语上》云:“商人 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但这种严格的祭法 大概是后人根据当时的祀 仪推想出来的。从卜辞中看,商人的 祭与郊祭无论如何乃是以祭祀 祖先神为主要目的的祭 祀仪式,帝的地位虽高于一切祖先,但它可以和许多祖先同时受祭。然而在周朝,对上帝的 郊祭并不是任何祖先神都可以配祭,唯有后稷、文武王等“有德者”才能配祭上帝。《礼记 ·祭法》载:
周人 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
选西周吧。
三、2013年4月9日生的男孩叫什么名字好点,姓李
2013蛇年男宝宝取名的技巧
取名技巧一:以洪亮的字眼儿为蛇宝宝取名
男宝宝取名:读起来声音要响亮、有力,具有阳刚之美,符合男宝宝的性别特征。尤其是名字最末一个字,可尽量使用开口音。如:亮、方、达、刚等。
中国著名跳水运动员田亮的名字就是两个开口音。
取名技巧二:以以珍宝、奇兽为蛇宝宝取名
男宝宝取名:用珍宝玉器和祥瑞奇兽一直作为高洁人格和高贵身份的象征用于人名,从古代沿用到现代,无论是给女宝宝取名还是男宝宝起名字使用都很好。
两个字的如:怀瑾、璞初、睿琳、曾琪、麒麟、如龙、鲲鹏、玄武、玳瑁等。
单个字的如:璨、琛、璠、琦、锦、琰、玥、琨、玮、璋、璜、珏、琢、珲、璧、宝、玉、金、银等。
宋代著名词人姜夔名字中的“夔”指的就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兽。历史名将周瑜名字中的“瑜”是“美玉”的意思,汉字中许多带“王”字旁的字,都有“美玉”的意思,很适合用来为男宝宝起名字。
如果是书香世家,也可以用古诗词来起名字,如:
浩然、养浩(《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高博(苟子《劝学》“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见光、见明(“天见甚明,地见其充,君子贵其金也”)
悠然(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逸群(〈三国志〉“犹未及髡之绝伦逸群也”)
琼羽(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开琼莲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思远(《诗经》“视尔不藏,我思不远”)
明哲(《诗经•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云飞(刘邦《大风驼》“大风起兮云飞扬”)
怡年、福永(曹操《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鸿飞(苏轼《十算子》“鸿飞何复计东西”)
民川(国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知之(《大学》“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至诚、天诚(《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国祥(《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福祥”)
诚明、明诚(《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读,谓之敖”)
自成、道城(《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学思(《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殓“)
博文(“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得我以礼”)
如斯(“逝者如斯夫”)
石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张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思明、思聪、思文(“君子有几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丹青、汉青(文天祥《过零汀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盈克(《左传》“彼竭我盈,故克之”)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