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人名言及赏析(500字赏析,急~~~~~~~~~~)
帮你找了两个,看看能和用不?
人的美并不在于他的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没有内在美,我们往往会讨厌他漂亮的外表。
此名言强调了人的本质的美,也就是内在的美。
从完整意义上讲,人的真正的美应该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完美结合。如果只有外在的美而没有内在的美,我们认为这不是一个人真正的美。
人的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美,是人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等内在素质的具体体现,所以内在美也叫心灵美。它包括人生观和人生理想、思想觉悟、道德情操、行为毅力、生活情绪、文化修养等。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丰富的学识和修养,构成一个人的内在美。内在美反映人的本质,也体现社会美的本质。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是人的内在美的核心。各个时代、各个阶级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衡量其美与不美,是有客观的社会标准的,也就是看是否有利于人的创造能力的发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是否符合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古今中外都是赞美先人后己、为天下谋幸福的人生理想,因为它超越了“趋利避害”的生物本性,而表现了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本质,虽然这种人生理想在各个时代、各个阶级有着各自的具体内容,但都起着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因而都是美的。
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也是人的内在美的重要内容。品德是人的自觉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情操是由思想、感情、意志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它们都受人生观的指导和制约,都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品德优秀、情操高尚,必定具有美的心灵。当前应提倡文明礼貌、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回报社会等职业道德,提倡尊老爱幼、男女平等、邻里团结和家庭美德。这些对于塑造人的内在美具有重大意义。
丰富的学识和修养,也是人的内在美所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博学多闻、聪慧能干、富有修养的人,为人们尊敬、仰慕。那些不畏崎岖、险途,勇攀科学高峰,用自己的知识为人类的文明建设作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其内心世界是美的。现代人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修养,使内在美更加充实完善。
内在美对人的美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内在美在人的美中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因为人的本质力量,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能力、智慧、情感等,在内在精神美里得到最充分、最直接的体现。外在美是现象、形式,不起主要作用,内在美是本质,是内容,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美与丑。二是内在美比外在美所形成的美感更强烈、更持久、更深刻。外在美易于被人发现,也易于被人遗忘,所引起的美感是变动的、不确定的,易逝的,因而也是不深刻的;心灵美则能给人以长时间的、强烈的、深刻的感受。三是内在美具有宝贵的社会价值。人的美的价值存在于为社会、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之中。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愈有利于社会、他人,就愈高尚、愈美,个人存在的社会价值就愈大。
现代人既要具有美的内在精神,又要重视美的外在表现,努力达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人的美。
二、怎么写古文赏析???
1、读懂原文,把握文章体裁。
2、领会文章主题,以一句话加以概括。
3、分析其写作方面的突出特点。
如记叙文的人物描写,注意人物外貌、神态、行动、语言、细节、侧面描写、环境衬托等。
记叙文景物描写,注意其抓住特征,层次分明,情景交融,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等。
记叙文的事件叙述,注意取材的特点(如以小见大,新颖典型等),叙述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情节安排(如线索清晰,设置伏笔,波澜起伏,引人入胜,首尾呼应等)。
记叙文的语言,从生动,形象,新颖,言简意赅,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考虑。
说明文分析注意结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理顺序,并列式结构、推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主次式结构等)、说明方法(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引用说明、比较说明、比喻说明、数字说明等)、语言(简练、准确、严密、生动等特点)。
议论文从其立论、构思(新颖)、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等方面分析。
4、掌握一些分析文章时常用的术语,以备应用。如:主题深刻(鲜明),构思精巧,意境深邃,结构新颖,描写细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层次分明,相互映衬,前后呼应,比喻生动,对仗工稳,词采斐然,简练质朴,含蓄蕴藉,警句文眼,文笔生动,想象丰富,事例典型,巧设悬念,浮想联翩,咏物抒情,融情于景,波澜起伏,诗情画意,引人入胜,奇思妙想,耐人寻味,尊崇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等等。要按照文章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和发挥,切勿硬套、堆砌。上面提到的各种写作方式也同样如此,仅提供一些思考的线索而已,需要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
考场上分析时,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住文章中最主要、最突出的特点。
三、哪里有专门的古诗鉴赏的网站
WWW.52shici.cn
四、描写秋天的词加500字赏析
秋雨打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暮。
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多明媚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风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望在稻田里缓缓飞翔。
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呼头的孩子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一当在这个时候,便是秋了,便是树木落叶的季节了。
秋后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却越发灿烂起来。茂密无边的高粱、玉米、谷子地里,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蝈蝈也偶然加上几声伴奏,吹地翁像断断续续吹着寒茄。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荫影罩着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
……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虽不是真松树,但那奔腾澎湃的“涛”声也该得听吧。
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两三枝洋蜡。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也像蒙着一层烟雾。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只有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
蔚蓝色的天空.在深秋时节,一尘不染,晶莹透明。朵朵霞云照映在清澈的嘉陵江上;鱼鳞的微波,碧绿的江水,增添了浮云的彩色,分外绚丽。
凉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发红的火星在星空中为我们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近来每晚八点钟以后,火星就从东南方的地平线升起。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星星都亮,不论你在哪里,都很容易找到它。
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金黄色,或者竟是朱红绀赭罢。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但接着,便有哗哗的金红的阵雨了。接着,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而在这地毯之上,铁铸也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桠,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